12
2018
-
03
人民日报:“世界长寿之乡”广西巴马探秘
“长寿河”寿星多 公路边,舒展着一条翠玉般宁静纯洁的河流,两岸群山如黛,翠竹婆娑。久居城市的人,漫步在这条绿得让人心醉的河畔,无不心旷神怡。 这条美丽的河就是贯穿广西巴马县中部的盘阳河,她不仅是巴马的“母亲河”,也是闻名遐迩的“长寿河”———盘阳河两边,由长寿老人组成的“长寿屯”比比皆是,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长寿区域。 盘阳河从凤山县袍里乡的坡心水源洞激荡而出,水源洞旁边的坡心屯,住着五六十户壮族人家
作者:
“长寿河”寿星多
公路边,舒展着一条翠玉般宁静纯洁的河流,两岸群山如黛,翠竹婆娑。久居城市的人,漫步在这条绿得让人心醉的河畔,无不心旷神怡。
这条美丽的河就是贯穿广西巴马 县中部的盘阳河,她不仅是巴马的“母亲河”,也是闻名遐迩的“长寿河”———盘阳河两边,由长寿老人组成的“长寿屯”比比皆是,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长寿区域。
盘阳河从凤山县袍里乡的坡心水源洞激荡而出,水源洞旁边的坡心屯,住着五六十户壮族人家,300多人,现在有4位百岁以上老人。
第二个盘阳河畔的长寿村是巴马县甲篆乡平安村巴盘屯,这里是清一色的黄姓壮族人家,560多位居民,目前10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有5人:黄卜汉、黄卜新、黄妈凤来、黄妈美金、黄妈优,80至99岁的老人有25人之多。
距巴盘屯不远的甲篆乡松吉村松屯,被称为“百岁鸳鸯屯”,因为这里曾有一对百岁“鸳鸯”,男的叫黄卜吉,女的叫黄乜吉,两人都活到了101岁,他们以种地打鱼为生,勤劳朴实,互敬互爱,真正是白头偕老了。
第4个“长寿屯”是号称“小桂林”的甲篆乡甘水村。这里二十世纪出了3个百岁老寿星,一个叫罗乜成,活了109岁;一个叫潘乜牙,活了116岁;一个叫杨乜春,活了111岁。如今甘水村还有4位90岁以上老人,80至90岁的老人有35人,60岁至79岁的老人有110人之多!长寿现象源远流长
1964年,全国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发现巴马的百岁老人有28人;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巴马的百岁老人增至50人;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巴马的百岁老人又增至66人;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巴马的百岁老人多达74人,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在,巴马 的百岁老人已达78人之多。1991年,国际自然医学会宣布巴马县为“世界第五长寿之乡”。
据介绍,巴马寿乡的长寿现象源远流长。早在清朝嘉庆年间,嘉庆皇帝曾赋予当地一位142岁的瑶族老寿星一首七言绝句:“四朝雨露一身罩,烟霞养性同彭祖。道德传心向老聃,花甲再周衍无极。”1898年11月,光绪皇帝钦命广西提督学院为巴马县那桃乡平林村长寿村民邓诚才赠一块“唯仁者寿”的寿匾,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健康长寿四大奥秘
过去10年,中外研究人员从遗传、地理、气候、环境、饮食等诸多物质方面对巴马的长寿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巴马人长寿的主要因素在四个方面:一是具有特殊的自然环境;二是具有独特的长寿食物;三是老人们坚持长期生产劳动;四是生活起居有规律,性格乐观开朗。
巴马县境内多山,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由于山区日照时间相对要比平原少,所以山区居民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小,体细胞引起早衰甚至短命的情况也就比平原少。同时,这里的房屋建筑也符合居住卫生的条件:两层、朝南,上层住人,下层放杂物等。清洁、宽敞、通风、干爽、日照适宜,这些无疑对人体的健康长寿是大有好处的。
相关资讯
2023-03-24
2023-03-24
2019-03-26
2018-03-12
2018-03-12
2018-03-12

微信二维码